1.一个平时很刻苦的学生考试往往发挥失常,你知道为什么吗?
2.一个学生有偏科现象,他应该是补足短板还是应该经营优势?
01
课代表是一个小姑娘,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在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她最刻苦最用功。然而多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分析了她的试卷后才发现大量的题目都是她平常能做对,一到考试就因为忽略了条件或者看错题目;甚至是试卷上做对了,誊到答题卡上时抄错了。为此她已经找了我好多次,并且每次成绩分析后她都会留下悔恨的眼泪,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心理压力很大,而我又非常心软(小小的自恋一下),不忍心批评她,只希望她能调整好状态。
上述情况相信每一位老师都遇到过,来看看如何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成因
这个小女孩所表现出的是心理学上的两个效应,一是“瓦伦达效应”,即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二是“自重感效应”,即她天性中急切的渴望被关注和被重视的自重感需求。
她认为自己在父母和老师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时刻被老师关注着。她认为如果考不好就会让老师失望,甚至失去老师炙热的目光,但事实并非如此。
她之所以背负这种压力,其根源在于人们患得患失的心态。这一类人并不会因为担心自己不够好而想办法提升自我(这是一种正面的积极情绪),相反,他们会反复担心自己失败后的结果,比如:会不会让父母和老师失望?自己的名次会不会下降等(这是消极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会分散人的精力,使他们把大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胡思乱想上。如此一来又怎么能在考试中发挥所长呢?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驾驭得好可化为杀敌万千的利器,反之则可能会摧残自身。因此想要取得成功就要放下心理负担,全身心投入到如何提高自己而非在意失败后的结果中。
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解决方案
以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科普一些心理学知识,让其认识到心理认知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马太效应+安慰剂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我们平时常常会听到人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却很少听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大概人们认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就林肯、爱迪生这样的伟人。也许正是因为人们觉得林肯、爱迪生之辈在成功者中所占居多,才使人们有了“成功无法孕育成功”这个结论。
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偏差。我们时常听说那些在逆境中成功的英雄,是因为这些英雄的故事本身曲折且少见,更具备广泛传播的可能性。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从成功走向成功”,只不过他们的故事太过于平淡无趣,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他们的成功逻辑大多是“因为他们很成功,所以他们变得更加成功了”。
失败确实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能让人清醒,能激起人更大的斗志。但“马太效应”是这个社会中最冷酷无情的规则,不会因为失败者坚忍不拔的意志而网开一面——从失败中走出来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成功之路无疑都是由成功本身铸就的。
“安慰剂效应”指暗示能带来扭曲现实的力量。
吗啡是鸦片类毒品的重要成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所以被长期用作止痛药物。在一次医学实验中,科学家使用吗啡持续为一位患者控制疼痛,但是在实验的最后一天,他们偷偷用生理盐水取代吗啡溶液,结果发现,生理盐水产生了和吗啡一样的功效,成功抑制了实验对象的疼痛。
在这个实验中,生理盐水充当了一种“安慰剂”,它并没有实际疗效,却产生了和吗啡一样的功效。这就是所谓的“伪药效应”,又称“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暗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中,对“潜意识”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他认为,潜意识是在我们的意识底下存在的一种潜藏的神秘力量,这是一种相对于意识的思想;而意识与潜意识具有相互作用,意识控制着潜意识,潜意识又对意识有重要影响。
意大利著名歌剧男高音卡鲁索在一次表演中突然喉咙痉挛,无法登台演唱。眼看还有几分钟就要出场了,卡鲁索感到很恐惧,大滴的汗水从脸上淌了下来。他浑身颤抖地对自己说:“他们要嘲笑我了,我无法唱了。”
这时候,他意识到,再不自我调整就无法收场了。于是,他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利用心理暗示进行自我调整。他跑到后台,大声地对着所有人大喊:“我要唱歌了,我马上就要开始表演了,我的表演会非常成功!”如此这般重复许多遍后,他沉浸在表演成功的自我催眠意识中,喉部的痉挛居然开始慢慢消失。最终,他镇定地走上台,那场演出也获得了极大成功。
事实上,心理暗示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暗示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然,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在和学生的交谈中,大家应该多鼓励他们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的暗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面对失败时首先对让他们对自己说:“我能行,这个对我来说太简单了。”
02
高中生偏科现象很严重,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女生的语言天赋要高于男生,而男生的思维能力比女生强。这就导致很多男孩纸们比较擅长学理科,女孩纸们擅长文科。而且如果老师和周围同学越是肯定他文科(或理科)好,他在文科(或理科)上花费的时间就会越多,成绩就会越好。
问题成因
这其实是一种镜中我塑造自我的心理学现象,称之为“镜中效应”。“镜中我效应”的内涵是,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别人认为我们在某方面看上去很优秀,我们就会努力迫使自己在这方面很优秀甚至更优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补足短板还是经营优势呢?
解决方案
瓦拉赫效应+习得性无助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职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如果我们能找到智能的最佳点,使之充分发展,就能取得惊人的成绩。
如果是在工作岗位或者社会生存中当然应该经营优势,因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得会更得心应手。但我们需要告诉学生的是:在高中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只经营优势只会害了自己,各个学科的成绩遵循木桶原理,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模板,所以学生应该做的是努力改变偏科现象,弥补弱势学科,做到均衡。
想要努力补足学习上的短板,就要脱离习得性无助的陷阱。
所谓“习得性无助”,本质上是长期积累的负面生活经验使人丧失了信心,继而丧失了追求成功的驱动力。这恰好验证了为什么偏科的学生会更讨厌自己的短板,面对短板,甚至会自暴自弃。
而要避免习得性无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情绪。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如果能在挫折中坚持下去,挫折实在是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但是如果在挫折中沉沦,那便是跌入了“习得性无助”的陷阱
最后,看到这里你会发现学生简单却又常见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众多心理学效应,很多我们讲了很多遍的道理也有心理学效应的支撑。那么下次再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和他们讲讲行为或道理背后的科学原理会不会让我们的话语更有说服力呢?
|